您的位置: js33333金沙线路 > 媒体看台
南方+:js33333金沙线路的十个优势,等你来PICK!
发布时间: 2020-07-22 作者:南方+   来源:学院办公室  

01  校园环境优

市区中心,配套完善的育人沃土

学校建于1986年,坐落在伟人孙中山先生故乡中山市城区,地段繁华,校内绿树成荫,书香浓郁,被誉为“城市中央的花园大学”。中山市位于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,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,交通发达,宜学宜居宜业。

(校内风景)

学校建设有高水平教学实验室近百间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近1.6亿元,现代化图书馆藏书270万册。设施完善、设备先进的科学实验大楼、多媒体课室、多功能体育馆、大学生学习支持与发展中心、高标准全空调学生公寓、学生食堂和活动中心,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求学和生活环境。

02  发展方向优

抢抓机遇,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

学校发扬“敢为天下先”的精神,抢抓机遇,先后成为“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”、“省市共建”高校、省高等教育“冲一流、补短板、强特色”提升计划建设高校。

学校坚持“质量立校、人才强校、文化兴校”三大核心战略,将办学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加快建成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,致力于为中山市高质量崛起、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。

03  专业设置优

门类丰富,重点学科专业亮点多

学校现有11个二级学院(部),共有40个本科专业,形成了以电子类专业为核心,工、管为主干,工、管、经、理、文、法、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。其中,“计算机应用技术”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,“电子科学与技术”、“工商管理”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,“材料科学与工程”为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,省重点学科数量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。“电子科学与技术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”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;“工商管理、法学、电子商务、产品设计、英语、应用化学”等14个专业为广东省优质专业;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”和“软件工程”2个专业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。

04  人才培养模式优

凸显特色,学科竞赛硕果累累

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,凸显“实践+创新”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,构建了包括“通识教育、专业教育、多元教育”的“三阶段培养、多路径发展”的人才培养体系,形成了“全过程、阶梯式、多元化”实践教学体系及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。

以“教学质量工程”和“创新强校工程”为抓手,学校探索出“产学研一体化模式”、订单培养模式、创业孵化模式、项目团队模式、语言+商务人才培养模式、学院+实务部门联合培养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,实现了“一院一特色”的目标。

学校形成和搭建了创新创业基础教育、创新创业实践教育、创业种子基金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特色鲜明的教育举措和实践平台。近年立项40余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,300余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,全国及省级大学生各类学术、科技等竞赛奖项千余项。

05  师资队伍优

内培外引,树立良好师风师德

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000余人,建有一支具有高职称、高学历、高素质的自有教师队伍。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40%以上,具有博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约40%,拥有一批南粤优秀教师、中山市优秀拔尖人才和中山市优秀教师。同时,学校聘请了10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及客座教授。近年来,学校以多种方式加强高端人才引进,成功双聘一批国家级人才,全职引进一批博士和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。同时加强内培养,师资数量和高级职称晋升人数均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。2019年,js33333金沙线路-(吉林)有限公司成为省人社厅同意,为省内唯一获评独立学院。

(“粿条青年”团队获第九届“远华杯”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特等奖)

(校园创新工坊)

学校坚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,广泛开辟就业渠道,强化就业服务,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多年位居广东省前列,去向包括公务员、考研、出国、事业单位、国有及民营企业等。在就业地域方面,60%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珠三角地区开创事业。

09  课外活动优

拓展兴趣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

学校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社会名流来校讲学,拓展学生兴趣和个性,启迪思维、塑造人格。

(刘焕彬院士到校主讲“双创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引擎”学术讲座)

学校大力营造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,建立了数学建模协会、英语角、体育运动协会等在内的70个学生社团,促进学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。

(《龙舟鼓》入选教育部主办的第二届“传承的力量·端午篇”)

10  对外交流机会优

放眼世界,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

学校用国际视野把握和发展教育,引进国(境)外先进教育资源,为广大学生搭建接受国际教育的平台,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。

(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余涵,考取伦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)

学校与国(境)外多所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,覆盖了从本科为起点直至硕士的多项合作项目,学生可根据发展需求参加不同类型的项目。为让更多学子开拓视野,学校每年选拔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优秀大学生参加广东省“助梦扬帆”海外研学项目,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。




初审(一审):曾荔枝

复审(二审):张远秀

终审(三审):谭茵华


站内搜索
图片新闻
  • 学习强国:【校园风采】电子...
  • 学习强国:【校园风采】电子...
  • 中山电视台:校园招聘会“抢...
  • 中山日报:留影致青春!电子...
微信平台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